【返回列表】
桑寄生
标本名称:桑寄生
标本编号:SG-202212008-YP
库存位置: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中药标本馆韶关分馆
中文科名:桑寄生科
中文学名:桑寄生
拉丁学名:Taxillus chinensis(DC.)Danser
药用部位:干燥带叶茎枝
收集人:肖斌
收集日期:20221201
鉴定人:肖斌
鉴定日期:20221201
收集地点:广西玉林市至真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
备注:/
本品为厚片或不规则短段。外表皮红褐色或灰褐色,具细纵纹,并有多数细小突起的棕色皮孔,嫩枝有的可见棕褐色茸毛。切面皮部红棕色,木部色较浅。叶多卷曲或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,表面黄褐色,幼叶被细茸毛,先端钝圆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全缘;革质。气微,味涩。
灌木,高0.5-1米;嫩枝、叶密被锈色星状毛,有时具疏生叠生星状毛,稍后绒毛呈粉状脱落,枝、叶变无毛;小枝灰褐色,具细小皮孔。叶对生或近对生,厚纸质,卵形至长卵形,长(2.5-)3-6厘米,宽(1.5-)2.5-4厘米,顶端圆钝,基部楔形或阔楔形;侧脉3-4对,略明显;叶柄长8-10毫米。伞形花序,1-2个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,具花1-4朵,通常2朵,花序和花被星状毛,总花梗长2-4毫米;花梗长6-7毫米;苞片鳞片状,长约0.5毫米;花褐色,花托椭圆状或卵球形,长2毫米;副萼环状;花冠花蕾时管状,长2.5-2.7厘米,稍弯,下半部膨胀,顶部卵球形,裂片4枚,匙形,长约6毫米,反折;花丝长约1毫米,花药长3毫米,药室具横隔;花盘环状;花柱线状,柱头头状。果椭圆状或近球形,果皮密生小瘤体,具疏毛,成熟果浅黄色,长8-10毫米,直径5-6毫米,果皮变平滑。花果期4月至翌年1月。
产于广西、广东、福建南部。海拔20-400米平原或低山常绿阔叶林中,寄生于桑树,桃树,李树,龙眼,荔枝,杨桃,油茶,油桐,橡胶树,榕树,木棉或马尾松,水松等多种植物上。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(加里曼丹)、菲律宾也有分布。
本品茎横切面:表皮细胞有时残存。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,有的含棕色物。皮层窄,老茎有石细胞群,薄壁细胞含棕色物。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和纤维束,断续环列。韧皮部甚窄,射线散有石细胞。束内形成层明显。木质部射线宽1~4列细胞,近髓部也可见石细胞;导管单个散列或2~3个相聚。髓部有石细胞群,薄壁细胞含棕色物。有的石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或棕色物。
粉末淡黄棕色。石细胞类方形、类圆形,偶有分枝,有的壁三面厚,一面薄,含草酸钙方晶。纤维成束,直径约17μm。具缘纹孔导管、网纹导管及螺纹导管多见。星状毛分枝碎片少见。
取本品粉末5g,加甲醇-水(1∶1)60ml,加热回流1小时,趁热滤过,滤液浓缩至约20ml,加水10ml,再加稀硫酸约0.5ml,煮沸回流1小时,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,每次30ml,合并乙酸乙酯液,浓缩至1ml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槲皮素对照品,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.5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通则0502)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,分别点于同一用0.5%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,以甲苯(水饱和)-甲酸乙酯-甲酸(5∶4∶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5%三氯化铝乙醇溶液,置紫外光灯(365nm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。